江苏省海洋学会理事孙军访谈(上篇):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宏网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0-11-20
|
369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国政协近日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商议政,强调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孙军
日前,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孙军教授就相关话题接受中宏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您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征程中所取得的建设成果怎么看?
孙军:建设成果方面:一是海洋经济地位不断凸显。根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十年内翻了一番。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超过2015年0.3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
二是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4.2:35.8:60.0,较2015年的5.1:42.2:52.7优化效应明显。海洋渔业方面形成了胶东半岛海水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及浙江、福建等地的远洋渔业产业集群。海洋装备制造业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等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形成了以山东、浙江、广东为龙头的海洋能(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海洋能试验场及示范区。海水利用业方面形成了以天津、青岛、盐城、舟山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和基地。各类金融机构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以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融资租赁等业务为核心的涉海金融服务业集群。滨海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行的首选,2019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了50.6%。
三是海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深海一号""蛟龙号""天鲲号"、海底光缆中继器、智能仿生机器鱼、无人船等一大批"国之重器"等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017年,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201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海洋药物甘露特钠胶囊有条件获批上市,成为全球第14种海洋药物;全球首个波浪能(波浪能是海洋能的一种具体形态,也是海洋能中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装机达120千瓦的养殖平台"澎湖号"交付使用。"雪龙2"号首航南极,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凯征"轮交付等等。《2019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稳居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第5位,创新产出和创新应用两个分项中跻身世界前二,海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四是战略规划和引领能力开始显现。国家对海洋局的机构、职能进行了重新整合,对我国海洋的管理、开发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级部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设施配套,搭建海洋经济集聚发展的新载体,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重点海洋产业集群初见端倪。立足陆海统筹新体制,形成了"1+2+3+N"的业务组织体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整体工作稳步提升、有序推进,海洋环境质量得到了快速改善。2020年自然资源部印发了《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和《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两项海洋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统计核算制度愈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