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物理海洋系博士后高楚杰2018年9月加入李根教授的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
海洋学院物理海洋系博士后高楚杰2018年9月加入李根教授的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同时该地区夏季也深受旱涝灾害频发的影响。因此,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灾害的短期气候预测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海洋学院物理海洋系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博士后高楚杰与合作导师李根教授等就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灾害的季节预测开展了深入研究,最近在国际TOP期刊Journal of Climate(2019年IF=5.28,中科院分区1区)和Climate Dynamics(2019年IF=4.17,中科院分区1区)发表系列论文。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南半岛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变化是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灾害预测的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灾害预测的统计模型,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长江流域夏季短期气候预测和灾害预报的水平。
他们的研究指出中南半岛春季作为一个干-湿过渡的气候区,土壤湿度在局地热力调节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而土壤湿度具有很强的记忆性,其局地热力作用将进一步调节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和梅雨锋等的变化,最终对我国夏季长江流域旱涝灾害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结果为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灾害以及东亚夏季风变化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可预报性来源。
相关文章信息:
-
Gao, C., G. Li*, B. Xu, and X. Li, 2020: Effect of spring soil moisture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on the following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limate Dyn., doi: 10.1007/s00382-020-05187-5, in press.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82-020-05187-5
-
Gao, C., G. Li*, H. Chen, and H. Yan, 2020: Inter-decadal change in the effect of spring soil moisture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on the following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J. Climate, doi:10.1175/JCLI-D-19-0754.1, in press.
-
Gao, C., H. Chen, G. Li*, H. Ma, X. Li, S. Long, B. Xu, X. Li, X. Zeng, H. Yan, Z. Wang, and S. Yang, 2019: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during spr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following summer climate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limate Dyn., 53, 6181-6198.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82-019-04922-x
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6-2019年共招收博士后22人,已出站7人,先后被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聘为副教授。
TIP:
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江南高于江北,江源地区是全流域气温最低的地区;平均年降水量1067毫米,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十分典型,年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且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有效预测对于我国自然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